
今天,一說起“標準化”,大家想的都是國家化、ISO之類的,覺得很嚴肅很神秘很了不起。其實,兩千年前,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實行“車同軌、書同文”,就是在搞國際化標準。北洋軍閥時期,閻錫山在山西修筑窄軌鐵路,也是在搞自己的標準,這對后來抗日及防止日本掠奪山西資源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今天的國際化標準是工業化的直接產物,標準的廣泛應用,對科技進步和世界經濟增長都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但是,把話說明白了,就是誰參與制定標準,誰受益最大,這也是西方發達國家為什么一直制約中國參與國家化標準制定的根本原因。鑒于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破碎機市場,洛陽大華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建議中國應該有自己的國際化標準,逐步擺脫“世界工廠”按照外國標準生產的局面,這也是中國破碎機由大到強的必由之路。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loftonphoto.com 洛陽大華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